画贵自立
发布日期:2018-10-10 作者: 点击:
小编刚开始了解戏墨娃品牌,是源于国画教育创始人黄健老师的一次讲演。台上的他,神采奕奕,很有魅力。但更吸引小编的是他所展示的学员作品。
不同于过往所欣赏的一些大家名作,画面一看就是孩子所作。稚气,童趣,很有意思。或许这就是戏墨娃的魅力所在——坚持原创和自主性,也注重在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。这些令戏墨娃拥有了自身的风格。
石涛说:“无法之法,乃为至法。”这个“无法”,不是说画画可以没有方法,任意涂抹,而是在掌握技法熟练之后,达到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。看似无法而实有法。初学国画的人,要先从基本功练起,,正所谓“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。”
在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之后,孩子们需拥有自己的小风格。正如八大喜欢画麻雀,新罗山人也喜欢,白石老人有时也画一画,而画的风格技巧却完全不同。因为各人有各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,各人有各人的学问修养和思想体系,各人有各人的技巧锻炼。在欣赏三家所画麻雀时,各有不同情味,也许就是艺术的价值。倘若世人都临摹八大的,即使临摹的一模一样又有何意义呢?
一个女孩子,性格细致些,画的画便秀气。有的人看起来笨兮兮的,但刻实,画的东西厚重。吴昌硕的画金石气重,那是因为他搞石鼓搞了几十年,整天搞篆刻,金石气怎会不沾染半分。
但独特风格的创成,通常很难。小编在授课的时候,遇到很多孩子,偏偏就要跟老师的范稿不差分毫。小编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解释。孩子们习惯性的临摹老师,表示内心十分认可老师的作品。这本身并无差错,可与此同时,便丢失了一些自我的东西。学习本身当然要有谦虚的态度,但作画时更需“自负”,要大胆,从大处、高处、新奇处设想。所贵取法乎上,而不是墨守成规,师古自缚。
诗有别才别理,文有抑扬顿挫,画家也要有奇思别想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手腕。当然了,这些都是往长远角度去说的,希望孩子们能够有这个意识,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同时也能够拥有独立去创作的意识和勇气。而这也正是为人师者之责任所在。